北海公园琼华岛景区,北海公园琼华岛有大量太湖石堆砌的景观
1.北京北海九龙壁体现了什么艺术特色?
2.北海公园位于北京什么位置
3.北京北海公园有什么建造历史?
是不是看了袁老师的讲座?根据他讲的如果我们今天去北海公园琼华岛的靠近五龙亭的那个方向,就是白塔的背面,北坡。你到那个地方你去看,还能看到很多精美的太湖石,那个尤其一到下雨天,它真的是往外冒烟,恍如仙境。你摸一摸,每一块石头都八九百年的历史了,都是当年宋宫的旧物。当然,那可能太大的石头没有运来,运来的都是小巧精美的石头,非常可爱。那些石头每一块可能上面都有多少条人命,带着人民的血汗来到这个地方。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就活不下去了。北方宋江起义——当然那个宋江起义不像《水浒传》里说的规模那么大,宋江起义,南方方腊起义。国家上下满目疮痍,饿殍盈路,离开东京汴梁十里就是人间地狱。为什么那么多好汉逼上梁山,宋徽宗就是根本看不见,看不到这一点。他只看到他那个繁华的汴梁城,甚至汴梁城他也看不到,他只看到他的皇宫,他的艮岳,这个地方好。咱们的皇帝在这里面吟诗作画。
北京北海九龙壁体现了什么艺术特色?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最早系在京城内永定河古河道修建“白龙潭”的基础上开凿而成,是当时皇宫内庭园的一部分。
金灭辽后,金代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在辽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太宁宫”。为建御园从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艮岳园中拆运大量独峰石和假山堆石至京城,供北海琼华岛所用。如今存留在北海公园内的艮岳石、拆粮石等就是当年从艮岳园中拆运来的。
元建都后,先后三次对琼华岛进行扩建,并将琼华岛改称“万岁山”。
明朝从南京迁都回北京后,将北海定为御花园,并将北海水域自北向南扩伸,形成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为一体格局,延续至今。
清朝乾隆时,对此园再度扩建,整个园区格局至此基本定型。1860年,北京西山一带的“三山五园”遭英法联军焚毁后,慈禧太后曾一度将北海作为休养、游览之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对北海公园内财物大肆掠夺后,又将位于北海西南角的万佛楼内数以千计的佛像洗劫一空,纵火将万佛楼焚毁。如今唯一留下来的是位于万佛楼南面一个池塘四角的4块独峰石和池塘中央东、西两侧的两块太湖石。
1925年,北海公园辟为公园对公众开放。园区内湖水面积约39公顷,陆地面积约29公顷。1961年,北海公园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1971年2月~1978年2月又一度关闭,1978年3月恢复开放。
据史料记载,北海公园内有十大名石:艮岳石、昆仑石、云起石、七音石、折粮石、一房石、庆余石、云烟石、观音石和假山石和岩洞。因客观原因,本书中只收集到其中4块——艮岳石、昆仑石、云起石和七音石。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其他13块独峰石(包括铁影石)。这17块独峰石中属太湖石类9块、灵璧石6块。在团城庭院内的一块独峰石可能属钙华类。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a,b,c,d
此石置放在北海北岸快雪堂南面的庭园中,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云起石”
北海-1a
北海-1b
石高3.95米、宽3.00米、厚1.30米。基部由小块太湖石填衬。此石与多块太湖石峰组成一座“影壁”,此石峰位于“影壁”的西端。石体上部较宽,下部较窄。正面凹凸不平,小块石体形似朵朵云片,表面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孔,这块石体东侧为相邻石峰所挡。石体背面不太平整,但较光滑,有缝隙和小孔洞。基部为小块太湖石填衬。石体表面刻有乾隆题写的“云起”。传说此名由来是:乾隆在快雪堂向南观看时,这一石屏风由众多石体表面凹凸形态不一的石体组成,犹似风起云涌之势,而起名“云起”。石体背面刻有乾隆诗一首:“移石动云根,植石看云起;石实云之主,云以石为伴。滃滃蔚蔚出窍间,云固忙矣石乃闲;云以无心为离合,石以无心为出纳。出纳付不知,离合涉有为,因悟贾岛句,不及王维诗。辛丑新正上浣御笔”
北海-1c
北海-1d
北海-2a,b 此石置放在快雪堂南面的庭园中“云起峰”西侧,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拟名“囧石”
石高3.40米、宽1.40米、厚1.20米。石体外形上宽下窄,上部有3个孔洞,两个较小,位于一个大孔洞上面,形似一双眼睛和一个嘴。3个孔洞之间一条长凸起的岩石形似鼻梁。几者结合成一个囧字脸。石体正面除三个孔洞外均较平滑,背面被另一相邻太湖石所挡,只能见到部分侧面。以此石独特外形似囧字,故拟名“囧石”。
北海-2a
北海-2b
北海-3a,b 此石置放在北海琼岛良永安寺涤霭亭和楞伽窟之间,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又名:艮岳、岳云和狱云
石高1.85米、宽2.14米、厚1.05米。石体从正面观看形似一只海龟浮游于海上。石体表面有四条长短不一的纵向沟壑;背面颈部有一块与石体岩性相同石块,镶嵌在石体之间,结为一体。石体与基座之间由碎石填实。基座为一块整体长方形大理石,高0.65米、长2.28米、宽2.10米,四周刻有波浪纹。此石最初系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在河南汴梁建造艮岳园时,从江苏太湖地区采集。后为金朝在北海建造大宁宫时,从汴梁艮岳园中拆移到北京。此石为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太湖石之一。
北海-3a
北海-3b
北海-4 此石置放在琼岛永安寺西侧围墙外一座亭子南侧的台阶旁,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2.70米、宽1.50米、厚1.00米。此石具太湖石瘦、漏、透特征,不仅外形特殊,石体表面有众多空洞、凹穴。石体背面较平整,有少量空洞。基底固着在其他石头上。根据此石所在位置和石体岩性、形态特征,可能与“艮岳”石有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5 此石置放在琼岛永安寺西侧围墙外坡地上,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1.60米、宽1.40米、厚0.75米。此石特点是正面由三条纵向长短不一沟壑将石体分割,形成一个“山”字形。石体表面较平正,基底中部有一个孔洞。基底直接置放在由碎太湖石组成的平台上。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6 此石置放在琼岛悦心殿南大门西侧,浅灰色灰岩,习称:灵璧石、“七音石”
石高1.10米、宽0.95米、厚0.50米。此石从远处观察,整体形态较好,有沟壑、空洞,近距观察发现此石由上、中、下三段黏结组成。石体表面方解石脉较清晰。基座长方形,高0.96米、长1.38米、宽0.60米。据有关人员告之:此石在“文革”中曾被砸坏,后经拼接成现状。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7 此石置放在琼岛悦心殿南大门东侧,浅灰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1.23米、宽0.95米、厚0.60米。石体正面具斜向节理所控制,表面凹凸差异很大,有块状和片状。是石体原始状态,还是经人为形成?石体背面较平缓,有几条斜向节理。基座长方形,大理石制。高0.96米、长1.38米、宽0.60米。与北海-6基座的外形、大小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8 此石置放在北海东岸濠濮间西面小路旁,土**含硅质泥灰岩
石高1.80米、宽1.30米、厚0.80米。石体外形为不规则斜方形,一面具有宽窄不一的纵向沟壑,其间有孔洞和小纵沟。另一面沟壑少,但孔洞和凹穴数较多。此石质较松软,基部为碎石和泥土填衬。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9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管理处大楼西门外,土**硅质泥岩
石高1.90米、宽0.95米、厚0.80米。石体表面外形较好,凹穴、裂隙交叉分布;背面凹凸明显,主要分布凹穴和孔洞,周缘均呈斜坡状。基部为同一岩性碎石填衬,并用水泥固结。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0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东北角,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2.05米、宽1.92米、厚0.51米。此石整体呈长方形,石体正面凹凸不平,有许多排列无序的沟壑,这些沟壑留有明显的人工刻琢加宽的痕迹,背面沟壑形态和分布与石体正面相近。基座长方形,高1.03米、长1.45米、宽0.87米。基座四壁纹饰均为常见。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1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东南角,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1.84米、宽0.80米、厚0.42米。石体中部一侧内凹,另一侧凸出,整体略呈弓曲。表面有不规律沟壑,从其壁缘能见到明显的经人工刻琢加宽留下的痕迹。背面似有残缺,表面沟壑也留有人工刻琢加宽痕迹。此石基座形态、结构与北海-10基座相同,只是在长度上短15厘米,为1.35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2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的西南角,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1.02米、宽0.87米、厚0.60米。石体外形近似一圆锥体,顶端最窄,近底部最宽。表面只有不规律的纹理,无沟壑和洞穴。石体背面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局部留有人工刻琢沟壑痕迹。基座外形、大小、结构与北海-13完全一致。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3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西北角,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2.04米、宽0.95米、厚0.45米。石体近似宽柱状,顶端呈宽圆形,中部最宽,近底部微呈收缩,石体正面分布多条横向沟壑,沟壑内壁有明显的经人工刻琢扩大的痕迹。基座长方形,高1.03米、长1.45米、宽0.80米。其外形大小与相邻的北海-12相同。基座有裂纹,用水泥黏结。
北京的奇峰名石
北海-14a,b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内西部,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体高约2米多,宽1.40米(目测)。石体呈椭圆形,北侧下半部似有破裂。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穴洞,石体南面基部现也有破裂。整个表面有大小不一(以小为主)的孔洞。基部为太湖石垒砌的平台。
北海-14a
北海-14b
北海-15a,b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万佛楼遗址前水池内东部,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1.60米左右,宽约1.30米左右(目测)。基部为太湖石填衬。石体顶端较窄,近底部渐渐扩大。表面光滑,只有少数几个孔洞。背面中部偏下有一横向裂隙和几个小空洞,石体较致密。基部为太湖石垒砌的平台。
北海-15a
北海-15b
北海-16a,b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九龙壁西面,浅褐色火山岩,习称:铁影石
石体高1.10米、石体长3.32米、厚0.50米,顶盖高0.50米。此石为元代遗物,表面刻有一个类似龙首的动物。石体一面为公兽,另一面为母兽(龙首、龙尾各有一只幼兽)。明初曾被置放在德胜门内的护国德胜庵内(现名铁壁胡同)。基座高0.40米左右、长3.56米、宽0.55米。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在铁壁胡同发现此石壁的基座,将其移至北海公园,两者合一,终成一体。
北海-16a
北海-16b
北海-17a,b 此石置放在北海公园团城的庭园北侧,石质不明
石高1.18米、宽1.10米、厚0.50米。基座椭圆形,高0.45米、长1.12米、宽0.77米。
北海-17a
北海-17b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什么位置
九龙壁体魄巨大精美,壁上嵌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和明月图案,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9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蛟龙浮雕。
这些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壁东面为江崖海水、旭日东升流云纹饰,西面为江崖海水、皓月当空流云图像。
壁顶为琉璃筒瓦大脊庞殿顶,大脊上饰黄琉璃流云飞龙纹。影壁用424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使其在整体上达到了色彩绚丽,古朴大方的境界,是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精品。
北海九龙壁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
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5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
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圆饼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北海九龙壁可谓是"龙之壁",这上面的龙不仅颜色各异、形态不同,而且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站在此壁前,你几乎分不清哪里是龙,哪里是墙壁,真有"龙在墙中,墙在龙中"的恍惚感觉。
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建于1757年,这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前殿为"春雨淋塘",院落中有水池,又叫做"水殿"。院落北部为正殿"画舫斋"。东西各有一处精巧别致的院落,东为"古柯亭",西为"小玲珑"。
古柯亭位于画舫斋东北隅,亭内有古槐一棵,相传为辽、金时代所植。此处环境幽雅清静,后来的光绪皇帝曾在这里读书。
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形似停泊在北海湖边的一条大船,原引用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所以得名为画舫斋。乾隆曾坐冰床来此题词,"画舫斋"三字便是他的手迹。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因其前后临水,诗云"临池构屋如临镜",故称镜清斋。镜清斋在北海北岸,临近天王殿。1757年建造,全园面积为4700平方米,园内水池横贯,假山连绵,三个区域,似分又合,浑然一体,是古典园林的精品,也是皇太子的书斋。
镜清斋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到点景之妙。
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
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
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后来的1885年,慈禧太后曾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的建筑,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达静心斋的大门。
静心斋的北部是规模宏阔、堆叠巧妙的山石景观,其假山上石头的形态各异,精巧美观。
整个山石景色,是仿中国山水画笔法叠石,这无异于用实物造就了一幅真实的水墨山水画。太湖石假山是北海公园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北海公园有什么建造历史?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
北海公园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
北海公园原为辽燕京城东北一片湖泊,名金海。中有小岛名瑶屿,辽在此建“瑶屿行宫”。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宗汴梁(今河南开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岳”御苑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即北海)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亦称太宁宫)。
传说,浩瀚的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别叫做蓬莱、瀛洲和方丈,山上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
秦始皇统一我国之后,曾派方士徐福前往东海寻找不死药,可是一无所获。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做起了长生不死之梦,可寻找仍然没有结果,于是下令在长安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别以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命名。
自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喜欢仿效"一池三山"的"神仙形式"来建造皇家宫苑。似乎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
而发源于山西桑乾河的永定河,在河北省纳源于内蒙古高原的洋河,流经北京和天津之后进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
永定河河道南迁之后,留下了一片原野和池塘,水中有岛名为"瑶屿"。地势像极了"一池三山"的模式,遂成为历代皇室看中的风水宝地。
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建都燕京后,就在城东北郊的"白莲潭"建立了"瑶屿行宫",因开挖湖泊堆积泥土,日渐形成了水中岛屿,称为"圆砥"。
据《辽史》记载: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观,盖不胜书。
《洪武北平图经》中记载"琼华岛辽时为瑶屿",都可以证明"瑶屿行宫"的存在。
金国灭辽国后,改燕京为"中都"。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在1150年,也就是天德二年扩建了"瑶屿行宫",增建了"瑶光殿"。
1163年至1179年间,金世宗完颜雍仿照北宋汴梁的艮岳园建造了琼华岛,并从"艮岳"御苑运来大量的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了大宁离宫。
又将挖湖的泥土用以扩充琼华岛和圆坻,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在圆坻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广寒殿遥遥相对。从这个时候开始,以瑶屿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就逐渐形成了皇家宫苑的格局。
当时,把挖"金海"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岛称"琼华岛",水称"西华潭",并重修了"广寒殿"等建筑。
1260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做了蒙古汗国的第五任"大汗"。由于向南夺取南宋江山的需要及向北控制蒙古各部的方便,忽必烈接受亲信霸突鲁和刘秉忠的建议,决定在原金中都之地建都。
因金中都已于1215年被蒙古军队彻底摧毁,忽必烈采纳太保刘秉忠的规划,选择以金中都东北郊外的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忽必烈经常住在大宁宫。
在建设元大都期间,曾在永安寺遗址中残存的"释迦舍利之塔"塔基下,发掘出一座石函,石函中有一小铁塔,铁塔中有一铜瓶,瓶中存有释迦牟尼佛舍利20粒。
更为奇特的是,瓶底还有一枚铜钱,钱上铸有"至元通宝"4个字。忽必烈闻知后大为高兴,因为他的年号就是"至元",而100多年前埋入塔基的铜钱居然已有"至元"的年号,这岂非天意昭示,他这个"至元皇帝"确系真命天子吗?
加之忽必烈制定的国策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佛教圣物佛舍利的出现,更有利于推行"以佛治心"的国策。
另外,忽必烈自己也是佛教信徒,他尊奉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帝师",接受过八思巴举行的"金刚灌顶"仪式,他希望借助佛的法力保佑江山永固,当然也是在借崇佛来强化西藏对朝廷的归顺。
为了供奉佛教圣物佛舍利,保佑大元江山永固,1271年忽必烈下令建一座巨大的佛塔。在元初留下的《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中明确指出:恒虑新都既建,宜卜永年,以福为基,莫如起塔,冀神龙之扶护,资社稷之久长。
因为忽必烈以藏传佛教为国教,所以他选择了帝师八思巴推荐的精通藏式佛塔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来负责永安寺白塔的设计和督建。
"塔"是古印度梵语"浮屠"的译音字。佛舍利是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凝结成的小颗粒。造塔供奉佛舍利是古印度信徒盛行的做法。藏式佛塔的样式来源于古印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